老黃牛,在中國人的心里,是勤勤懇懇、埋頭苦干的實干家的化身,是忠于職守、任勞任怨的勞動者的典型,在拉么礦選礦廠,經常能看到一個滿身油污身影,他常常被大家親切地稱為“老黃牛”。他就是選礦廠碎礦班班長韋繼丹,特別能戰斗的“老黃牛”。
工作中,他就像一頭老黃牛,似乎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,永遠不知疲倦的奔跑著,韋繼丹就是這樣一個堅守本心、堅持夢想、堅定信念的選礦人。參加工作多年來,他干過操作工、維修工、班組長。只有初中學歷的他,一直堅信勤能補拙、干有所獲。無論在什么崗位,從事什么工作,他總是自覺做到“眼勤、嘴勤、手勤、腿勤”,不會就學、不懂就問;遇到困難總是身先士卒,沖鋒在前。他很快成長為選礦廠的業務骨干。
做好選礦工作沒有捷徑,要說有,那就是吃苦。別人8小時一個班,到點兒就下班。而他每次都要在下班后把當班遇到的問題弄清楚才會離開。就這樣他在選礦廠摸爬滾打了十多年,他對各種設備隱患和故障都有自己解決的“門道”。每次設備故障要搶修,都細心觀察設備運轉情況,熟練運用好看、聞、聽、摸和問的方法,了解設備故障癥狀后,再對癥下藥,不做無用功,別人問他為什么,他說:“設備就是我的‘戰友’,我必須全面掌握它們的脾氣秉性,才能做到“人機合一”,有人問他:“這樣不累嗎?”,他笑瞇瞇地說:“我還年輕身體好多干點沒關系,睡一覺力氣又有了”。就這樣,歲月流逝,他的工作熱情從未消退;寒去暑來,他始終如一。這就是新時代的“老黃牛”,他用點點滴滴汗水、一項項工作成績,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。